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厚积薄发的中农博远

   2013-01-23 《中国农机化导报》宁学贵6660

    “2012年,中农博远三行玉米机总产量4000余台,产值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60%。我们已成为国内玉米机制造商的领先者。”在中农博远公司召开的昆明商务年会上,该公司总经理张国彬沉浸在一片成功的喜悦之中。

    2011年,中农博远三行玉米机销售量排名居之首,2012年,三行玉米机销售量排名二。随着2013年中农博远公司投资13.6亿元、占地面积600亩、配置了更加先进制造装备的研发制造基地即将建成投产,张国彬的梦想也更加接近。

    这个几年前还只是众多小型收割机企业一员、年产值仅1亿多元的中农博远公司,如何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从玉米机企业中脱颖而出,站在了行业的前沿?

    专注积聚巨大能量

    近两年,玉米机市场火暴异常,产量已连续三年翻番。大批新生玉米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进市场,而福田雷沃等老牌收获机械企业也几乎无一例外的将玉米机纳入了重点产品之列。就连一些地处我国南方的知名水稻机生产企业也抵挡不住市场的诱惑,开始涉足玉米机这块“肥肉”。

    厂家众多、玉米机产品高度同质化、补贴市场价格差异性小……诸多因素使得玉米机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直至刺刀见红。

    从上世纪末,中农博远就将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列为主攻产品,是国内最早生产玉米机的企业。2009年以前,专用玉米机由于性能和质量问题,始终得不到市场的青睐。在山东等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生产地区,玉米机收主要依靠小麦、玉米两用机和背负式玉米机,因作业效率低所以市场空间十分有限。那时,农机企业对玉米机的热情普遍不高。

    但中农博远及其前身藁城博远始终没有放弃三行玉米机的研发。通过耐心培育市场,不断改善和提高产品性能,博远一直等待着时机。2005年,博远开始小批量在市场上推广自走式玉米机,到2010年,玉米机市场开始暴发,“博远型”玉米机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和市场口碑,在山东、河南等地一支独秀,成为用户最青睐的产品之一。而“博远型”三行玉米机也像“新疆-2”小麦机一样,成为市场相同机型的“鼻祖”产品。

    近两年,中农博远更是加大了玉米机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发二行机、玉米青贮收获机等系列产品,目前已有10个玉米机产品进入了推广鉴定目录,从而保持着自己的领先优势。

    国企注资 插上腾飞的翅膀

    随着玉米机市场的火暴,张国彬和他的团队清醒地看到,尽管同企业的过去相比,博远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但行业也在飞速发展。要想彻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树立起真正强大的竞争优势,博远就必须解决资金紧缺这一企业发展的桎梏。而随着中农资集团的注资,中农博远终于长出了腾飞的翅膀。与中农资合作后,博远与母公司很快就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方式方法达成了共识,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股东、员工、经销商皆大欢喜。

    中农资控股博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资本投机行为,也不是中农资为争夺市场覆盖率而进行的“拼图游戏”。中农资集团将注资博远作为其发展农机业务板块的重要一步。因此,入主博远后,中农资首抓的就是农机工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旨在用清晰正确的市场战略引导企业快速发展。中农博远公司董事长张和平亲自坐镇,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组织企业发展战略的考察、咨询和研讨。而随着股东加大对博远的资金投入,中农博远也在石家庄开发区获得了满意的建设用地,目前已按进的设计标准完成了厂区的设计。这是中农博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迈入行业前沿,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物质基础。

    而博远加入中农资集团后,也充分获益。企业发展有了资金保障,随之而来的就是业绩连续两年60%以上的高速增长,发展过程中,再未受困于流动资金短缺。与此同时,中农资集团辐射的农村基层经营网络不断成为中农博远玉米机销售的优势资源。此外,博远实现了从民企向国企的转身,国有企业在人才招募上的强大吸引力得以体现,而中农博远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施自己的人才招募计划,制定高级人才引进措施,并在中农资北京总部设立了玉米机研发设计中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从量变到质变

    中农博远2013年计划年产值为8亿元。三年内,年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8亿元,这对企业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制造装备能力的提升、市场渠道的开拓、供应链的管理等都还相对可控,但企业文化的转变升级、公司员工观念和素质的提高等,则是更为艰巨的挑战。

    从地摊式的自由装配到要求高度操作水平的生产线装配,一个50人的车间主任原地提拔为500人的车间主任,这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的转变,是对员工个人和企业素养的巨大考验。在这一点上,中农博远总经理张国斌早做筹划,在新厂设计施工的同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狠抓企业“软实力”上。

    首先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生产模式来理顺企业内部管理,从而转变小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理念。为此,中农博远投入800多万元,请来专业的咨询机构进驻企业,对公司进行深层剖析、诊断,重新设计公司的组织架构,提升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定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意欲让企业和其中的每个员工都能脱胎换骨,增强竞争力。

    其次是追求产品精细化生产,努力提升产品质量。“产值剧增不能以质量为代价”,这是中农博远经营的标准。市场销售数量快速提高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必须有更大的飞跃,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先者。中农博远近期招聘的高级人才中就包含质量管理专家,旨在重新制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精益化生产方案,制定更高标准的供应链考核体系,以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提高产品质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