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中国农场推动尼日利亚实现粮食自给梦

   2013-05-13 国际在线7460
核心提示: 最近,随着西部非洲的旱季渐入尾声,位于尼日利亚凯比州的中国农场也迎来了旱季稻种的丰收。又是一年稻米香,又是一年丰收时
         最近,随着西部非洲的旱季渐入尾声,位于尼日利亚凯比州的中国农场也迎来了旱季稻种的丰收。又是一年稻米香,又是一年丰收时。这些不起眼的小小中国稻种,将成为尼日利亚农业转型计划的重要一环;这些中国人付出的汗水,将推动这个西非大国实现粮食自给梦。

  中国绿色农业西非公司农场位于尼日利亚西北部的凯比州与尼日尔州交界地带,在记者的眼前,五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望不到边的稻田里忙个不停……现在已经到了西部非洲旱季的末尾,同时也是这一季旱稻收割的时节,从收割现场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旱季水稻又是一个丰收年。 


中国农机在农场的机械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淼告诉记者,这片稻田的收割对尼日利亚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整个周边一共是2025公顷,包括其中3个村庄,我们一起生产(水稻),咱们自己核心开发的水稻田是500公顷,关键这次收获特别重要,是因为我们生产的是原种,也就是今年雨季种植、为明年生产稻种用的(原种),尼日利亚一共900万吨原种生产任务,咱们农场就承担了300吨,如果咱们上半年出了问题,明年整个的种子生产计划就无法保证。”

  从白手起家、开荒种田,到现在一跃成为尼日利亚最重要的战略稻种供应商,这座农场的成长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王淼说:“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一种说法叫‘下雨找大树、找人找大树’,下雨的时候只能往树下面钻,而找人的时候因为这里荒草太茂密了,要爬到树上才能看到另外一个同志在哪,荒芜到这种程度,而几年之后,我们把这里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良田。”  

  应该说,农场在非洲能“开花结果”,要克服的还远远不止艰苦的工作环境。由于尼日利亚与中国的水土、气候与耕作方式差别迥异,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经验不能直接移植到尼日利亚,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本土化尝试,从农药化肥的遴选、再到先进稻种的培育改进,无不倾尽心血。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挑战不期而至。

  农场销售经理王学民苦笑着告诉记者说,农场的整个稻种生产计划曾经差点因为小小的鸟儿而前功尽弃。

从创新技术到总结经验,经过了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当地农民对中国种子的态度也从“将信将疑”变成了“坚信不疑”,而中国农场的本地化战略,更让他们受益匪浅。当地的水稻种植户丹索夫大叔说:“中国人来到这里经营农场,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他们提供我们种子,质量非常好,并且用很好的价格收购水稻,同时给我们提供免费的灌溉、真的非常感激他们。”

  中国人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农场生产的优质稻种不仅惠及周边农户,也让尼日利亚政府的“农业综合服务发展计划”有了可靠的基础,尼联邦政府尼日尔州农业项目负责人贝罗-萨利胡说:“中国公司的角色非常重要,种子是基础,中国农场生产的种子,农民都说是的。过去一公顷水稻产量只有1.5吨,而现在旱季已经达到了4吨。现在尼日利亚花在大米进口方面的钱太多,每一天都高达100万奈拉,因此,我们才会这么重视(农业),希望(通过中国农场的帮助),尽快实现尼日利亚大米自给,停止进口。”

  当成片的稻种铺满了宽阔的晾晒场,忙碌了一天的姑娘小伙们唱起了民歌,把丰收的快乐变成了他们的狂欢;而对辛苦了一年的中国农场工人来说,辛劳总算有了结果。这些优质的中国稻种将被交付尼日利亚政府,分发到一个个乡镇、村落,迎接即将到来的雨季水稻播种,而眼前人们的喜悦,也将随着这些珍贵的种子在尼日利亚传递下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