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辽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初步建成 示范面积超600万亩

   2014-07-08 辽宁日报4730
核心提示:经过多年努力,适合辽宁省玉米生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全省已建立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区)26个,示范推广面积已超过600万亩,其中碎秆覆盖技术模式达200万亩。
  日前,从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获悉,经过多年努力,适合辽宁省玉米生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已初步建成,全省已建立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区)26个,示范推广面积已超过600万亩,其中碎秆覆盖技术模式达200万亩。
 
  辽宁省水资源匮乏,占全省总耕地面积近七成的农田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绝大部分旱作农区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翻耕为主的耕作制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旱灾频繁发生,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解决上述问题,辽宁省从2000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并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见》。近两年,随着重型指夹式免耕播种机的应用,辽西北大力推广了碎秆覆盖免耕模式保护性耕作。
 
  据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应用少耕、免耕、药剂灭草等技术措施,来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其核心是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省去了耕整地等多项作业费用,提高工效一倍以上。据省内各示范区测定表明,采用碎秆覆盖免耕模式的玉米保护性耕作,平均每亩节省作业费20元至30元,增产粮食20公斤至50公斤,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