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黑土地上的农业综合配套改革

   2015-06-19 经济日报6120
  改革释放基层活力

 

  “在推行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中也遇到了很大阻力,其中质疑声音的,是很多人觉得合作社集约化经营等于回到了过去吃大锅饭的模式。”郑锋军有这样的疑问,土地流转是不是意味着农民将失去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饭碗?

 

  在建三江农场,记者看到这里的农业生产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相当高。种粮农户告诉记者,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之前,由于人均种植面积大等原因,导致标准参差不齐,卖不上好价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改革以后,农场统一管理,无论是原种选育、育秧、插秧、航化作业直至最后收割,还是生物灾害预警、气象、农产品质量检测等,都由农场提供服务。农民在每年的年初把费用交齐后,就不需要再操心了,秋收整地结束后统一算账,多退少补。而以前困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现在也由农场统一协调,组团销售。

 

  “农垦系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分别在建三江、九三、共青等三地成立管委会,省里出台改革政策,赋予财税职能和先行先试权,目的是理顺生产关系,把过去阻碍生产力的环节打通,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兆力说。

 

  虽然是集约化经营,但干起活儿来却不是大帮哄,算起账来也不是平均主义。家里节约出来的劳动力去城市里再打一份工,收入比过去只多不少。合作社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反过来又催生出新型生产关系,农民不再是过去简单依附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他们拥有土地流转权,农民成为股东,与合作社是合作关系。这些受益于改革的农民,成为了掌握多种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同时,由于生产关系得到理顺,农民的观念、身份也随之改变,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从谋生到进入各个行业发展,收入大幅提升。

 
标签: 黑土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