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种地 不用化肥农药行不行

   2015-07-20 山西日报 5830
核心提示: “颜色太亮的蔬菜别吃”“叶子菜农药多尽量少买”……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凭着经验对粮食、蔬菜等的有着自己的辨别和选择方法。
   “颜色太亮的蔬菜别吃”“叶子菜农药多尽量少买”……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凭着经验对粮食、蔬菜等的有着自己的辨别和选择方法。

 

  先不论这些说法或者方法的对与错,单是“它们”的存在就在说明着一种现象——从角度看,老百姓不知道该吃什么了。而追根溯源,餐桌又直接指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那么,化肥和农药究竟有多大的“罪过”?该不该使用化肥农药?化肥农药能不能不用?

 

  化肥农药越用越多,农业部提出使用量零增长方案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由于基础地力偏低,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是立下不朽功绩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率占45%-55%。我国应用化肥的历史并不算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使用至今,不过40多年。但是,化肥的用量呈直线增长趋势,确是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从1979年至2013年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产率5.2%。其中,化肥用量较大的作物主要集中在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设施蔬菜,用肥量更大。数据还显示,每年5800多万吨的化肥使用量,当季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低了20个百分点左右。

 

  过量施肥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还会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提升100倍。PH值下降到4.5,土壤养分比例就会失调,病虫害增多,造成作物减产30%以上。另外,过量施肥还会引起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造成面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例如,氮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氮素渗入地下水,使水源受到亚硝酸盐类的污染,给人们带来增加癌症发病率的隐患。

 

  农药则是随着气候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使用量在2012年至2014年间平均达到了31.1万吨。而其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病虫害却由于抗药性增强,越来越难防。例如,除草剂、杀虫剂越用越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害虫和杂草,反而把有害部分留在土壤、空气中,大大减少了野生物种和乡村生物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今年2月,农业部出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不用化肥农药,不行!提倡减量增效合理使用

 

  地球的生物圈是一个循环体。植物利用太阳光,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再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有机物等。这,就是人类的植物性原料来源。反过来,植物要生存,也需要补充营养。其中,一部分来自自然界中的植物残体、动物尸体、排泄物等,另一部分则需要人为补充。肥料的作用即是提供这一部分养料。

 

  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王文忠从上党盆地平原和丘陵地带不同的种植方式中,分析了化肥使用的必要性。他认为,国内在土地利用方面依然存在投资少、方式粗、效率低。区域利用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以长治一带为例,丘陵山区的耕种方式中依然有人在用汉代发明的犁铧耕地,平原地区尽管机械化水平高了些,但是依靠化肥的大量使用维持增产。这种生产方式的结果是236个中国农民相当于1个美国农民的生产效率。但是,这不是犁铧的错,也不是化肥的错,错是错在不科学。

 

  “如果不用肥料,全球60亿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王文忠说,“英国洛桑实验站连续17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科学施用化肥,可以以无机促有机,改善耕地质量。目前的关键是合理使用化肥,即结构要合理、方式要改进、用量要适当。”

 

  农药一直因农产品质量等问题受到关注,在农药施用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坚持“防治植物病虫害不用农药不行”。

 

  他认为,作物有生物学和经济学两种性,人工培育环境下形成的作物以经济学性状为主,容易受病虫害威胁,需要进行人为保护,如进行农药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农药防治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而且,一旦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农药防治仍然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已经越来越低,而对植物的系数也一直在提高。所以,在日常防治中,不是不使用农药,而是尽可能减少农药用量。

 

  不用化肥农药,可行!实践中技术支持稳产增收

 

  在运城平陆,青岚制粉厂种了两块试验田,都是旱地,都没有使用化肥农药。

 

  一块是与制粉厂仅一墙之隔的十几亩试验田。这块地的做法是,每年只深耕土壤,然后施用农家肥。老李是这里的当家人,他从小到大都在平陆种小麦。“平陆每年的6月就开始收麦子,那时候蚜虫、红蜘蛛等刚刚出现,不等它们发展起来,麦子就收完了,所以不需要打农药。用农家肥、不打药,几年过来,土壤疏松了,产量也没减少,还没有农药残留。用这小麦蒸出来的馒头有味道。”老李说,“这个方法的毛病是,土地缓过劲来需要几年的时间。”

 

  另一块是2000亩的试验田,是青岚制粉厂与当地农户签约的土地,用的是“北京三安”技术。这套技术的特点是不用化肥农药,成本低、产量高、口感好。这套技术有4个关键要素,一个是土壤净化剂,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化肥农药残留等;一个是活性生物肥,含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一个是制肥素,有效利用农家肥;一个是植物保护剂,用阻断信息的方法提前保护植物。2015年,这些旱地小麦中,的亩产达到了450公斤。

 

  在长治沁州绿的蔬菜大棚里,也不见化肥农药的影子,蔬菜生长的全过程用“二维码”记录。这里,传授花粉用的是蜜蜂,每个棚两箱,每年定时从国外进口;防虫用的是黄黄绿绿的纸板;养料是农家肥。

 

  在太原晋源区一块200亩的农场里,种植是呈条块化的,一个条带与一个条带种植的作物都不一样。这些生物条带就是他们防虫治虫的密码,进行隔离、轮作、间作。现在,不仅有了害虫的天敌,还有了燕子、蜻蜓、蛤蟆、蛇、蜜蜂、螳螂、瓢虫等,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

 

  实践中,很多技术支持了不用化肥农药,还保证了稳产增收。但是,相较于大规模的种植、养殖,这些实践还是小众,还需要继续探索。当下,最关键的依然是控制使用量。

 
标签: 化肥 农药 种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