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三大主粮实施目标价格尚需时日

   2015-07-27 粮油市场报3780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的粮食高库存问题主要是由现行政策造成的,仅靠改进和完善现行粮食政策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调整政策,实行价补分离,重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目前我国的粮食高库存问题主要是由现行政策造成的,仅靠改进和完善现行粮食政策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要调整政策,实行价补分离,重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所谓粮食目标价格,就是根据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每年年初公布粮食目标价格,生产者按市价随行就市销售。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给予生产者补贴;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该政策。

 

  早在2008年公布的《粮食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就已提出,要探索研究目标价格补贴制度;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已启动了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价格新政实施有难度

 

  然而,粮食目标价格制虽在理论上可行,并在上多国实行;但就我国来说,实际操作还将面临许多具体问题,尤其是三大主粮数量多,影响大,实际操作的难度更大。一是目标价格确定。我国人多地大,各地之间的粮食生产成本、产量和销售价格差异较大,以何地的粮食生产成本、产量和销售价格为参照来确定目标价格都难以完全合理;而粮食市场价格又是一个动态变数,一时一个价格,一地一个价格,以何时何地粮食市场价格为参照来确定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价差则更难选择。然而,这还不是主要的,有些误差也影响不大。

 

  二是补贴依据。众所周知,由于当前我国国情和利益驱使,农村的实际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一直难以真正弄清,有利就多报,无利就少报,更何况一家一户农民每年每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且,如果按种植面积补贴,那么一些出产较低的瘠薄耕地和荒地只要随便种上目标品种粮食,不加投入和管理,就可获得较高的补贴;而一些质量较好的耕地,经过高投入和精心耕作,获得高于这些粗放经营劣地几倍的产量,也只能拿到同样补贴;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如果按产量补贴,谁来报产与核产,即使依靠村镇和县政府来核实上报,也难以保证数字的准确性,而且实际测量核实每年每户农民的目标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成本都很大。如按卖粮数量补贴,也很难杜绝弄虚作假,且又回到2004年实行种粮直补前的老路,弊端就不重说了。这是最难的。

 

  三是补贴对象。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很多土地所有者已把耕地转租出去,把目标差价补给土地所有者达不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的目的;补给实际种粮者将导致增加地租,落实也有一定难度。事实上,这些年来的支持政策和补贴实际有相当大的部分转变成地租而抬高了租地成本和粮食生产成本。

 

  四是容易出现新的卖粮难。实行目标价格虽然只补钱,不收粮,但也带来了今后如果遇到丰收年景,出现粮食供大于求时,多余的粮食由谁来收购和储存,解决不好将会出现新的卖粮难问题,导致“谷贱伤农”。

 

  五是可能会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三大主粮的政策价格过高,实施目标价格后很可能会出现粮食市场价格与当前的粮食价格相比落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豆目标价格实施后就已出现这种苗头。

 

  由此可见,粮食目标价格制虽然可以实现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解决现行粮食政策所导致的粮食高价格、高收购、高库存问题,但由于实际操作上还有许多具体问题要解决,三大主粮在短期内还难以实行。即使实施了目标价格制,也只能起到控制粮食高库存产生的作用,而不能很快地去掉现有的粮食高库存。

 

  去库存需阶段性措施

 

  笔者认为,解决粮食高库存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当前我国的粮情及粮食购销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持粮食合理库存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购销政策,积极推进粮食目标价格制改革,抓紧建立有利于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并从粮食供给和需求入手,尽快采取阶段性综合配套措施去掉多余的粮食库存数量,使我国粮食库存恢复到合理水平。

 

  去库存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和问题,比较复杂,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合理平衡各方面利益。去库存涉及到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利益和地方利益、收储企业利益和加工企业利益,必须要认真研究各方面要求,合理平衡各方面利益,力争做到农民利益少受损,财政少支出,

 

  地方和企业利益适当兼顾,消费者不增加负担。

 

  成本。建立粮食库存需要代价,而去掉当前我国高价格、高数量的粮食库存更需要一定代价,但决不能因有低价就大手大脚,不计成本;钱是和人民的,需要珍惜和精打细算,要认真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方案,力求做到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综合起来的代价,把钱花在刀刃上。

 

  遗留问题最小。去库存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决不能因为要压供给就突然大幅度降低政策收购价格或干脆不启动托市收购,严重影响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也不能因为扩消费就盲目投资建厂和增加生产能力,待库存恢复正常后形成生产能力的新过剩和去产能问题;建库扩仓也要考虑库存恢复正常后的利用问题,避免前些年曾一度出现的许多粮仓无粮可存,闲置浪费问题。

 

  发挥市场作用。解决粮食高库存问题要尽量多利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少利用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转变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效率,并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规范的粮食政策体系奠定基础。

 

  可操作性。各种去库存政策和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切忌理论上说来可行,实际操作起来因难度太大或成本过高而无法落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