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由“三夏”生产现场探析文登农机事业新格局

   2016-06-16 文登网4610
核心提示: 城区往南,沿初张路行至高村镇境。永丰农机合作社3000多平方米的农机库房场院掩映在一片金色的麦浪里,从这里出发,数以百计的各类农机陆续驶入“三夏”农田。
   六月仲夏,文登进入“三夏”农忙时节。

 

  城区往南,沿初张路行至高村镇境。永丰农机合作社3000多平方米的农机库房场院掩映在一片金色的麦浪里,从这里出发,数以百计的各类农机陆续驶入“三夏”农田。

 

  数字显示:在文登“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生产中,上阵农业机械5.8万台套,小麦机收率近,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93%。

 

  然而,不错的农机贡献率背后,一些制约持续发展的潜在问题开始浮现,以“三变”为核心的农机新格局悄然展开。如何理解?新的着力点何在?在农业现代化的大坐标中,正在进行的“三夏”生产勾勒出一条农机部门生动的题解线。

 

  一变:“农”与“机”

 

  ——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机观念被刷新。使用者概念已不足以阐释当下的“农”“机”的关系,农机合作社正撬动着农业生产关系的系统调整。

 

  陈传国是界石镇顺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衬衣西裤,穿梭于“三夏”麦收现场,工作状态有如指挥官。

 

  “说实话,‘三夏’老百姓也没想像的那么忙。合作社的农机和农机手各就各位,九成的农活都是他们干,农民只管收粮晒粮就行。”陈传国说。

 

  据他估算,今年“三夏”,顺发农机合作社的农机作业面积将在2万亩以上。这其中,主要是界石镇47个自然村的7000多户农民的托管田,占该镇粮油作物面积的五分之四。

 

  “托管分全托管和半托管,是农机合作社主要的服务运作方式。”陈传国解释,依托先进的农业机具和整合的机手资源,合作社可以为以村为单位的农民提供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一条龙“全托管”机械化服务,以及农田植保为主的“半托管”服务,最终实现土地连片作业,精量化、集约化、机械化种田。

 

  “农机费和批量购买的化肥等生产资料费亩均可节约100元左右。相比农民个体作业,我们作业的2.7万亩在生产成本上一年可节约270万元,而作物产量可以提高10%。”陈传国用账单印证他的描述。

 

  事实上,陈传国口中吐出的一串串数字,及其背后链动的农机合作社体系,刷新着“三夏”生产场景,也赋予了“农机”全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生产工具,更代表着一种组织形式。当前,作为这种组织形式的现实载体,农机合作组织已经开始渗入并改变着文登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产出分配的形式,牵引着农业生产关系的趋势化调整。农民的体会更为直观。

 

  “我们只管拿着种子来,再就等着把收成拉回家去,其他都是托管的农机合作社干。”在高村镇辛店子村的一块花生地,村民王忠指了指身后正在进行“三夏”植保的打药机,“虽说交了点托管费,但把田交给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放心出去打工,一天少说也能挣80元,而且农机具也都不用置办了。”

 

  对于当下而言,农民、农业等是摆在桌面上的受益方。区农机局领导班子更愿意看长远。“用不了二十年,我们就会面临‘地谁来种’‘地怎么种’的问题,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问题。靠什么解题?我们想,发展农机合作社就是大势所趋。”

 

  更具意义的是,以农机服务为纽带,农机合作组织与农民会逐步建立起具有信任感的利益共同体,这将为农业六次产业化提供另一种媒介可能。

 

  出于全盘考量,“三夏”前,区农机部门利用一个月多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区的农机合作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前往济南、章丘、潍坊等地取经,确定了“挖典型、摸实底、做规划、倾政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目前,区内农机合作社有58家,而真正拿得出手的并不多。相信随着我们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细化落地和农民传统意识的改变,这些数字会持续增大。”区农机局局长赵刚表示。

 

  二变:“线上”与“线下”

 

  ——对农机部门而言,农机管理服务进入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阶段。以需求为中心的线上提升和线下下沉,成为转变主线。

 

  “线上有我们需要的信息推送,线下有送到地头的免费机检服务,进厅办事也更顺畅。有这样的环境,我们农机的活儿自然是更好干。”

 

  曲永发,永丰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在熟练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身份更像是农机的一位亲密伙伴。对农机发展环境,他体会深切,环境优越与否不仅仅取决市场的硬性需求,还来自政策和部门服务构筑的软性“场院”。

 

  “拿麦收跨区作业来说,没有农机部门的跨区作业信息推送,我们的机器就只能在本地打转,甚至是空转。”曲永发说。从4月份开始,区农机局就主动前往连云港及枣庄等地市考察对接引机派机事宜,签订1200多份引机合同,并提前向农机手推送需求信息,确保文登200多台农机外出跨区作业有活干。外地和本地作业相结合,利用各地小麦成熟期差异,限度地提高了农机利用效率和农机手收益。

 

  “信息化不是新东西,但在文登农机服务领域,却是刚刚起步。线上要干什么?怎么干?需要系统梳理。”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信息化的本质是服务人,核心是人。农机要搞信息化,关键是从农机人的需求出发。

 

  农机服务平台的构建,进入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阶段:过去以管理农机为主,现在转向服务农机人为主。做好服务,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不仅着眼政策层面的扶持,更加关注他们在农机装备研发、农机年检审、农机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农机惠农政策等各相关领域的具体信息和服务需求,整合构建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精准发力。

 

  5月上旬,区农机系统进行了一次“换岗找茬”。通过分管领导上一线,工作人员转换科室岗位,实景体验查找工作流程中的不简、不清问题。对找出的问题进行台账登记,限期梳理解决。而最终的目标是,可以上线的决不留在线下,可以更简的决不留繁。

 

  去年,深松作业信息平台上线,实现了深松机械作业路程和作业量的信息化监控。今年,在区农机分布、农作物分布等大数据支撑下建设农机精准指挥调度系统,以及打造涵盖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等功能的农机年审和办证一条龙在线服务系统,提上“线上”思考范畴。

 

  线下,则在进一步下沉。随着今年农机年审免费政策的落地,区农机部门在进村下田办农机年审手续的基础上,让农机检测设备也充分动起来、沉下去,将农机检测设备由冷面的“检测考核者”变为暖心的“体检服务者”,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机手、农户提供送上门的免费农机体检服务。

 

  “如果说钱长着翅膀,按照资本市场的逻辑,天生会向着有利于其繁衍增值的方向飞去。随着农机市场的发育,社会资本对农机发展环境的敏感性只会越来越强。”在农机局负责人看来,农机的现代化,农机事业的持续发展,都将倒逼着农机部门不断强化环境升级这个重点。

 

  三变:“农机”与“农艺”

 

  ——将无意识的机艺结合,转变成推动机艺合力的有意而为,需要的是开放、创新的思维。

 

  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的同时,小麦秸秆被切碎、均匀抛撒农田,这一机械作业模式更多地出现在了今年“三夏”的麦收现场。据介绍,自去年起,文登新增的1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全部安上了小麦秸秆还田装置,实现小麦秸秆切碎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0万亩。

 

  一边是麦收机械,一边是秸秆覆盖配套的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看似不搭边的两者最终融合于农机,成为农机与农艺牵手的一个范例。

 

  “系统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就要农机与农艺合力。”在区农机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如果把农机比作是绣花针,农艺就是图纸。要出锦绣,用什么样的针,怎么绣,绣花针离不开图纸。他说起另一例。

 

  5月24日,章丘市龙山街道宋家埠村。百赢农机合作社1300多亩流转承包田的小麦还青着,而四周老百姓散户耕种的小麦却都已黄了。原因是合作社的小麦多浇了一遍水。和周边老百姓一样,前往学习考察的区农机局工作人员也纷纷不解。“我们用喷灌车多浇一遍水,每亩的成本多了12元,却可以增产150斤,你说合不合算?”合作社负责人说。农机与农艺,就不该分家。区农机局一行人十分认同。

 

  今年春耕,结合文登土地结板严重的实际,区农机部门有针对性地推广了土地深松整地作业技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改变土壤结构的前提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地力。

 

  “深松一遍土,顶上一遍粪。”虽是老百姓的一句口语,却也形象道出了机械深松的必要性。区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实施深松作业可带动每亩粮食增收7%左右,在全区推广后可直接增加粮食产量140万公斤。为加强推广力度,农机部门向上争取了160万元项目资金,将按照验收合格的每亩补助40元标准向机手发放。

 

  “让机艺真正合力,非两条腿走路不可。”赵刚认为,一方面,农机专家要主动与农艺专家牵手,形成会商研究机制和培训指导机制,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农机部门要与农机研发企业搞好联合,结合市场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机装备研发计划,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农机装备性能和农机化水平。“说到底,当下农机之变,变的是应势而动的思维。”

 
标签: 三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