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植保无人机飞向田间 还需跨越几道坎?

   2016-11-17 3890
核心提示:  一架无人机飞快地低空掠过茶叶园,雾化的农药被均匀地喷洒在茶园,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如今,植保无人机空中施药的场景对

   一架无人机飞快地低空掠过茶叶园,雾化的农药被均匀地喷洒在茶园,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如今,植保无人机空中施药的场景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其高效、安全、便利的特点使得在农业植保领域备受关注。
  效率提高数十倍 节省农药40%
  以前农村防治病虫害主要依靠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操作一天可打药10多亩,而无人机打药每天可喷洒500余亩,效率是人工的50倍,同时可减少用药40%以上,还不受地形限制。
  无人机作业大多为低量喷药,且操控人员远离施药区域,避免了农药中毒风险。另外,无人机旋翼形成的下压气流可实现动态喷洒,施药效果远强于行走式机具。
  距离田间普及还有多远?
  尽管无人机植保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安全性高等特点,但由于现在的植保无人机行业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普及率低。

  1.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价格是当前阻碍大多数农业大户使用植保无人机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多数省份尤其是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条件较好的北方平原地区,植保无人机开始尝试使用,但是能够享受到“农机补贴”的省份却寥寥无几,一些潜在客户面对高额价格望而却步。据了解,国内植保无人机制造商多达100余家,其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但基本保持在5万至20万不等。加上学习使用操作和维修无人机这个技术难题,更是让众多农民不敢越雷池半步。
  为此,农业人士希望政府在机械购置上给予补贴,植保无人机企业则希望政府在资金和场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
  2.配套服务滞后
  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大瓶颈,“行业实力不均,配套服务不足”。首先,近年来民用无人机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均有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但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分布地区不均,因而农户在植保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产品部件损毁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或者是维修时间成本很高。其次,植保无人机保险服务今年刚刚兴起,不像汽车行业保险业务那样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再次,无人机植保的普及对专业飞手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有专业化的培训机构有效保证无人机植保的质量。
  3.行业标准不完善
  有专家表示,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已经起步,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植保标准。这就使得无人机企业鱼目混杂,同时政府也无法出台确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据了解,目前我国明确出台有关民用无人机相关技术标准的省份屈指可数,仅有深圳对于各种业务类型的民用无人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标准体系。

  无人机进农田需要 “护航”
  未来五年,以农用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植保机械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期。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试点,推动企业加大投入提升机械性能,探索合适的推广模式。
  目前进入植保无人机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多,植保行业亟需建立统一标准,包括制定统一的植保无人机技术标准和操作员标准,规范行业的发展。同时,适时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补贴目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当鼓励、支持无人机企业攻关核心技术,尤其是续航能力或应对复杂气象条件和地形的喷洒技术。
  对企业来说,除了攻克植保无人机技术难关外,更重要的是培育飞手和市场推广。目前,相关企业对操作培训方面较为重视,比如天鹰兄弟集团创办了无人机教育研究学院,积极培养飞控手,补齐市场空缺。
  另外在市场推广方面,植保无人机首先应对接大中型农场和农垦系统,这些经营主体资金充足,易于开展规模化无人机植保,可根据其农作物类型为其制定个性化喷洒方案。

  “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如果小田块,过于分散,价格比传统人工、地面机械都贵,只有在规模化基础上才有盈利的可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希望能与当地的农药企业、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公司等这样的组织合作,他们有渠道和大面积的农田,我们彼此优势互补。”天鹰兄弟创始人李才圣说
  天鹰兄弟成立的各地分公司也是这样的运作形式,当地公司的负责人大部分都熟悉农业服务渠道,总部提供产品、技术、飞手培训和管理,他们负责推广和本地化服务。
  作为农业大国,应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无人机作业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对人员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同时能够大量节省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目前植保无人机还处于使用初级阶段,随着植保无人机整个生态系统完善和发展,植保无人机田间普及将会不远。

天鹰兄弟植保无人机:www.111uav.com
本文链接地址:植保无人机飞向田间 还需跨越几道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