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现代农业专题报告之五:玉米去产能,优质为优价

   2016-12-27 招商证券3020
核心提示: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可谓洋粮入市、国货入库,其中又以玉米为典型。2008年起,需求增速下滑,新粮上市冲击玉米价
    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可谓洋粮入市、国货入库,其中又以玉米为典型。2008年起,需求增速下滑,新粮上市冲击玉米价格,为稳定农民收入,启动临储政策。八年临储政策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高,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连年增长;种植结构失调,效率低下、成本偏高;库存积压,财政负担累累。倒逼市场化改革以形成有效的价格体系和优质优价的差别化机制,调整种植结构,推进规模化种植,降本提效,发展优质优价。
 
    高成本决定了我国玉米价格存在一定刚性,若再深跌会影响农业种植稳定。近期供求关系趋缓,我们认为2017年起,玉米价格不宜过度悲观,待库存去化、种植面积及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生猪存栏回升之时,玉米价格将迎来强劲反转。1)供给侧:去库存、调结构基调持续,种植面积调减超预期。2)需求侧:饲用随着生猪存栏见底稳步回升、深加工开工持续回暖、食用稳定增长。3)结构分化:优质饲养玉米走俏,劣质玉米因天量库存而承压。4)短期来看:深加工盈利高企提振需求、农民惜售、粮企备货、补库存、运力紧张或促使玉米维持稳定。
 
    市场化改革元年:国退为民进,结构重调整
 
    2016年是玉米产业链市场化改革元年,退出临储和种植环节直补的政策组合拳推出,一举打破了单边上涨的玉米价格体系,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让粮食逐步回归大宗商品的本质。出于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定额补贴、调整结构”的政策鼓励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适当调减“镰刀弯”地区为代表的非优势区粮食生产,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减少普通籽粒玉米,增加青贮玉米和特色玉米的种植面积,推动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我们2016-11-17在《现代农业专题报告之三—改革渐入境,迎接种植主升浪》中提示了农垦(北大荒、亚盛集团、海南橡胶)、种业(隆平、登海)、粮商(象屿股份)的机会;2016-12-19在《现代农业专题报告之四—供给侧改革,剑指集约化》中再次提示农垦、种业、粮商以及供销社(辉隆股份)、生猪养殖(温氏股份、其他养殖寡头)的机会。本篇报告投资机会提示:1)市场化为大粮商释放空间:农产品贸易、仓储、物流、深加工等产业链中下游的市场化改革将催生一个万亿蓝海市场,象屿股份将长期受益。2)高额补贴利好下游深加工企业:中粮生化和龙力生物等深加工企业大幅受益,迎来一波交易性机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