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关于印发2017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7-05-17 安徽农机化网5050
核心提示: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服务“三夏”作用,打造信息“三夏”、绿色“三夏”、平安“三夏”、质量“三夏”、暖心“三夏”,加快作业进度,提高作业质量,确保夏季粮油颗粒归仓,秋季作物适时播种,夯实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插秧机、玉米播种机等3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6万台(小麦主产区13.5万台,外省引进1.5万台,省内小麦非主产区调度1万台),插秧机2.9万台,玉米播种机30万台。计划

皖农机管〔2017〕70号


     各市、县(市、区)农机局: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17〕5号)精神,做好我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省局制定了《安徽省2017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7年5月16日


安徽省2017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服务“三夏”作用,打造信息“三夏”、绿色“三夏”、平安“三夏”、质量“三夏”、暖心“三夏”,加快作业进度,提高作业质量,确保夏季粮油颗粒归仓,秋季作物适时播种,夯实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插秧机、玉米播种机等3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6万台(小麦主产区13.5万台,外省引进1.5万台,省内小麦非主产区调度1万台),插秧机2.9万台,玉米播种机30万台。计划完成机收小麦3570万亩,玉米机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3%、48.5%。全省小麦抢收任务10-12天基本完成。

    二、具体工作

    (一)精心准备,及早部署。

    1.掌握市场信息。掌握辖区内小麦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与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等基础信息,并通过相关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

    2.制定方案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辖区的“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安徽省小麦抢收应急预案见附件1),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小麦抢收顺利进行。

    3.准备充足机械。根据辖区内机械需求情况,缺口地区要发布需求信息,制订引机措施,签订引机协议,落实引机数量,保障麦收需求。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保证机具在麦收前落实到位。

    4.组织检修培训。通过宣传和上门服务,动员和指导农民对作业机械进行检修和调试,备足易损件、零配件,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开展对机手操作技能、生产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作业质量。

    5.做好应急准备。合理利用作业时间差,开展对接联系,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保障全省小麦机收由南往北有序推进。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服从农机部门的统一调度,积极开展应急支援。

    (二)优化服务,提升效率。

    1.加强信息服务。借助“农机直通车”平台,及时发布麦收动态、机具供求和气象信息,引导机械合理流动,保障麦收有序快速推进。麦收期间小麦主产区农机部门取消双休日和节假日,公布跨区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受机手投诉和咨询,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做好小麦机收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对重大突发性事件,随时报告省局。

    2.抓好后勤服务。根据小麦区域分布和作业情况,在辖区内主要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施用品,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油料供应等服务。整合农机技术力量,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维修技术人员纳入维修服务体系,组建农机维修小分队,深入麦收一线开展巡回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3.做好服务。“三夏”期间投入机械多,作业时间紧,抢收任务重,机手易疲劳,是农机事故多发易发期。各地要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处理无证驾驶、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对联合收割机防火罩要重点检查,预防农机事故和火灾发生。

    4.做好技术服务。加强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精少量播种、免耕直播等新机具新技术。按照《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技术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宣传示范和指导服务,落实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购置、使用秸秆还田机具,开展秸秆还田社会化服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积极配合,优化环境。

    一是协助交通、公安部门,落实免费通行政策,确保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维护正常跨区作业秩序。二是加强供油部门沟通协作,结合市场供需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农机用油供应。做好“农机加油卡”的发放工作,认真落实优先优惠政策。三是主动协调气象部门,加大预报频率,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四是督促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履行农机产品“三包”服务承诺,及时协调处理产品质量投诉,提高服务水平。五是加强物价部门协调,加强农机作业价格指导,及时发布作业价格信息,防止人为哄抬价格。六是主动协调工商、质监等部门,对辖区内农机配件经营、维修网点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机部门特别是小麦主产区农机部门应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牵头成立小麦机收工作领导组织,建立起责任明确、部门配合、指挥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小麦机收工作。省局成立“三夏”农机化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抢收抢种工作。各地要把组织好小麦抢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细化服务措施,保障“三夏”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

    2.强化督查指导。省局成立4个督查组(安徽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督查方案见附件2),深入麦收一线,督查指导麦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各地也要层层建立督查制度,确保小麦机收工作有序。

    3.做好信息报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农业机械化生产信息报送制度》的要求,各地要安排专人负责“三夏”农机化生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通过“农机直通车”系统报送作业进度信息(5月25日起至麦收结束每日16:00前填报,麦收结束至夏种结束每周二16:00前填报)。各地在报送数据的同时,要注重动态信息的分析。

    4.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提前做好新闻策划,善于发现新闻题材,大力宣传农机化在保障粮食丰产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积极宣传各地各部门重视、支持农机化的做法和经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各地好经验和好做法等有关信息,请及时报省局管理处。

    附件: 1.安徽省小麦抢收应急预案

    2.安徽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督查方案

    附件1

    安徽省小麦抢收应急预案

    为应对阴雨天气和局部地区缺少联合收割机造成小麦不能及时收获的风险,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程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领导分级负责制。各级农机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省农机局成立小麦抢收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长:胡刚。副组长:江洪银、张道华、王萍。成员单位:局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办公室设在局管理处,江洪银兼任办公室主任。

    2.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省小麦主产区机械化收获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组织动员调配农业机械、配件及油料保障,安排部署小麦抢收应急救援工作。各成员负责督导各市农机部门及时组织农机人员和农机具,参与小麦抢收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研究提出应急救援措施;筹备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掌握小麦收获情况、天气情况、联合收割机到位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小麦抢收期间,组织安排人员值班。收集作业进度和气象信息,并在系统内通报小麦抢收工作动态。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了解和督导各市农机部门小麦抢收工作。负责处理其他日常工作。

    三、预防控制

    1.预案准备。根据小麦机械化抢收的规律,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确定防御重点。

    2.机械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督导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业机械、配件及救援用油的准备和供应。切实发挥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统一管理、机械集中的优势,成立跨区作业应急服务队(每个服务队20台以上联合收割机),开展对口支援,使其成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

    小麦抢收对口支援表

    非小麦主产区成立应急服务队(个)对口支援

    小麦主产区成立应急服务队(个)

    马鞍山市12淮北市24

     芜湖市16亳州市48

    宣城市20宿州市60

    安庆市32阜阳市96

    池州市12蚌埠市36

    铜陵市8淮南市28

    合肥非主产县16合肥主产县12

    滁州非主产县12滁州主产县48

    六安非主产县12六安主产县48

    合计140   400

    3.适时防控。及时组织农业机械抢收已成熟或提前抢收较成熟的农作物。

    四、分级和应急响应

    省农机局和各市农机主管部门在“三夏”农机化生产期间,安排人员值班,做好值班记录,并根据小麦收获缺少联合收割机发生范围、多少和阴雨天气的连续性,启动应急预案。

    发生阴雨天气及缺少联合收割机时,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农机开展小麦应急抢收工作。

    (一)全省一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响应:

    (1)全省小麦主产区内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3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市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50%。

    (3)因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某一个小麦主产市联合收割机连续六天不能收割。

    2.一级应急响应行动。

    (1)密切关注麦收及气象动态,及早、主动提出小麦抢收意见和措施。

    (2)指导各市组织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工作。

    (3)协调其他省和我省非小麦主产区跨区作业机械投入抢收工作。

    (4)监督各级农机部门小麦抢收应急措施的落实。

    (5)向主产区各县(市、区)派驻联络员。

    (二)全省二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响应:
 
    (1)全省小麦主产区内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2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市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40%。

    (3)因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某一个小麦主产市小麦联合收割机连续五天不能收割。

    2.二级应急响应行动。

    (1)指导各市组织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工作。

    (2)协调其他省、市和我省非小麦主产区跨区作业机械投入抢收工作。

    (3)监督各级农机部门小麦抢收应急措施的落实。

    (三)全省三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响应:

    (1)本省小麦主产区内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10%。

     (2)某一个小麦主产市缺少联合收割机达到常规的30%。

    (3)因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某一个小麦主产市联合收割机连续四天不能收割。

    2.三级应急响应行动。

    (1)根据小麦抢收的需要,协调其他省和邻近地区的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工作。

    (2)监督各级农机部门小麦抢收应急措施的落实。

    (四)应急解除。

    当小麦主产区小麦抢收恢复正常或收获结束时,省农机局宣布应急解除。

    五、应急保障

    1.组织保障。各市农机局要加强小麦抢收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辖区小麦成熟情况、联合收割机分布情况及天气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方案。

    2.机械保障。

    (1)及时返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外出跨区作业机械在我省麦收开始前返回。

    (2)应急机械准备。在“三夏”农机化生产期间,各市农机部门应准备一定数量的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应急机械。应急预案启动后,应优先保证应急机械的落实。

    (3)备足货源。指导农机经销企业备足货源,当严重缺少联合收割机时,向有关生产企业紧急调配。

    (4)引进机械。积极联系引进外省跨区作业机械。

    3.用油保障。加强与柴油供应部门的联系,向当地供油部门提供“三夏”农机用油需求量,便于供油部门及时调度,确保农机用油供应

    4.信息保障。小麦抢收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应急系统信息体系建设,实现上下畅通,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保障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畅通。

    5.资金保障。省小麦抢收应急领导小组适时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安排启动预案时,下达专项资金,对组织和调配农业机械及时给予补助,具体补助办法由各县(市、区)制定,报省农机局备案。

    6.职责保障。省小麦抢收应急领导小组要完善内部责任制,保证应急工作有专人负责。

    六、附则

    1.预案管理。本预案由省农机局负责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本预案评审。

    2.预案解释。本预案由省农机局负责解释。

    3.预案生效。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4.本预案适用于全省粮食主产区。

    附件2

    安徽省“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督查方案

    为认真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确保小麦抢收顺利进行,秋季作物适时播种,制定本方案。

    一、督查内容

    1.“三夏”工作准备情况。小麦机收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情况;参加机收、机耕、机播作业的农业机械、农机手、管理服务人员的准备和投入情况;作业地点、面积、合同的落实情况;“三夏”农机化生产组织领导、应急机构的组建和运行情况;“三夏”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2.“三夏”工作开展情况。“三夏”开始时间、作业进度和机具调度情况;“三夏”各项组织、服务落实情况;机收市场秩序、机具需求情况;“三夏”农机化生产中出现的好典型、好经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跨区作业接待站设立和服务情况;24小时热线电话接通情况;农机技术服务、配件供应、维修服务、农用柴油保障情况;农机服务组织在小麦机收中发挥作用以及机收作业动态信息、进度报送情况。

    3.“三夏”生产情况。“三夏”生产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境内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作业、转移中的情况;农机生产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情况。

    4.其它与“三夏”农机化生产有关的情况。

    二、督查方法

    实行听取汇报与实地查看相结合,以实地查看为主, 深入县、乡、村、田间地头线和机手、农民中间,督查指导“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掌握各县(市、区)麦收情况。

    三、人员组成

    督查一组:由江洪银副局长负责,成员:科教处。负责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

    督查二组:由张道华副局长负责,成员:计财处。负责宿州市、淮北市。

    督查三组:由王萍组长负责,成员:推广总站。负责滁州市、蚌埠市。

    督查四组:由刘振宇调研员负责,成员:产发处。负责亳州市、阜阳市。

    另外设立综合指挥组,由胡刚局长负责,办公室、管理处参与。负责掌握全省综合情况,及时通报沟通信息,协调解决矛盾和问题,加强“三夏”农机化生产的宣传、报道。

    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做好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强化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省农机监理总站负责做好农机生产工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负责全省农机产品质量督查工作。

    各市、县农机局要对本辖区“三夏”农机化生产进行督查。

    四、时间安排

    总体上从2017年5月25日至“三夏”农机化生产结束。具体由各组根据督查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小麦收获开始各组要到位并坚守麦收一线,跟进督查,全程参与。

    五、工作要求

    各督查组对各地督查情况及时反馈,“三夏”督查结束后,提交督查报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