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陕西2013年农机化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2014-01-02 陕西省农机局6050
      2013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农机局一班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激情干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全省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一、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创新成效显著。为了总结经验,堵塞漏洞,规范管理,提率,省农机局会同省财政厅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2013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方案进行了改革创新,变过去实行9年的“差价购机,省级结算,直补企业”为“限定品种,指标控制,全价购机,县级结算,一卡到户”的工作新机制,改革了购机结算方式,明确了各级工作责任,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强化了配套措施,取得了资金、干部、群众满意的好效果,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副省长祝列克分别作了重要批示,给予了肯定,工作经验在杭州召开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上推广。预计到年底,全省共发放指标确认书11.1万份,补贴机具15.5万台,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450万千瓦,受益农户8.8万户,实施补贴资金6亿元。

二、全程农业机械化十大模式创建开局良好。围绕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开展了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计划利用3年时间,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可在适宜地域推广的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升农机化品质,为推进农机化向“、全程、高质、”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目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22个全程机械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产业的技术工艺路线,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为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可在适宜地域推广的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打下了基础。

三、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组织得力。“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组织得力、成效显著,小麦机收作业效率创近年之最,彰显了农机“龙口夺食”的巨大威力;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增加,为扩大小麦机收面积提供了机具支撑;玉米机收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20多万亩。

四、农机化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一是保护性耕作项目进展顺利。在3个县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新建示范区10万亩。在47个县(区)继续开展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新增示范面积60万亩。二是百库工程建设扎实有效。重点解决了2012年“百库工程”建设遗留问题。全年批复本年度“百库工程”建设项目173个,计划投入财政补贴补助资金1.39亿元,首次启动销区建设冷藏库补贴项目试点工作,建成后预计新增贮藏能力17.7万吨。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三是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继续坚持“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在省政府确定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的57个县(区),建设了29个万亩、28个千亩示范田。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2300万亩,秸秆饲草加工能力达到900万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66%,重点区和禁烧区利用率达到95%。四是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推进。组织专家对全省农机科研开发项目进行了专项督查和技术指导,评审农机科研开发项目25个。开展了关键环节、主推技术对比试验,引进了蔬菜移栽、植保、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机械。开展水稻硬盘育秧、油菜机播机收和山茱萸、板栗、魔芋、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试验示范,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加强。

五、咸阳市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是咸阳市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工作的年,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省共投入资金1.26亿元,扶持29个果蔬贮藏库建设;补贴、推广各类农业机械2.1万台。西部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落户咸阳,示范区建设为全省树立了典型,创造了新鲜经验。

六、“平安农机”创建效果良好。全省共建设“平安农机”示范县33个,其中“平安农机”示范县18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5个。创建农机监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单位9个,岗位示范标兵17个。在全省推广农机监理、公安交警联合执法的“武功模式”,全省建立农机监理、公安交警联合执法机构29个。全省新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6016台,登记率达到74.3%;新增持证人员15808名,持证率达到55.07%;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88781台,检验率达到83.3%。1-11月,全省发生农机事故496起,直接经济损失146.2万元。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农机事故,伤亡人数在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之内。

七、农机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一是信息宣传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省农机化信息网升级,市、县(区)农机化信息网站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布信息2300余条,报送信息数量较去年增幅达58%,信息员获得农业部表彰,为全省农机化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二是职业技能鉴定队伍壮大。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示范,组织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48人次;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41批次,鉴定农机从业人员4400多人。三是农机监理装备得到强化。为16个县区配备了农机检测线,增添了硬件设施,提高了检测水平。目前,全省已为96个县区配备检测线,21个县区配备了桩考仪。四是农机学会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开展学会换届选举筹备工作,精心组织论文征集、会员重新登记和市级学会基本信息采集,圆满完成省科协、省民政厅下达的2013学会年检任务。五是坚持推进依法行政。认真部署、督导检查,扎实做好参加省级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示范工作、清理过期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等工作,开展农机检验员、考试员和事故处理员等执法人员培训,依法行政工作有序进行。六是农机质量监督工作顺利推进。完成《2012-2014年陕西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年度调整,切实把好农机质量源头关。扎实开展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对农机产品质量进行突击检查,责令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农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省累计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案件53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七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200多个,总量达640个。扶持13个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具、维修车间、配件库和技术培训室7170多平方米;扶持6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新建(扩建)维修车间和办公用房2340多平方米,购置维修设备36台(件)。全年全省共培训农机操作手、维修人员、驾驶员、农机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13万余人次。

八、调查研究蔚然成风。根据年初厅里统一安排,省局要求局领导和局各处(室、站)全年完成至少1篇以上调研报告的任务。12月2日,局里统一对今年的18篇调研报告进行了交流汇报,并选送6篇调研报告参加全省农业系统调研报告评选。

九、机关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完善局机关各项制度。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了局机关4项制度,明确了各处室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了制度管人、职责明事、奖罚分明。二是狠抓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机关廉政灶,让大家吃上了放心可口的饭菜;对局办公大楼及机关大院进行了清洗粉刷整修,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三是狠抓机关和局属单位管理工作。平时注重管理工作,节假日前专门下发通知,安排专人值班,对机关和局属单位用水、用电、防火、行车等工作进行管理。四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省农业厅各项活动,并获得多个奖项。组织开展了全省农机系统“爱我农机、助推中国梦”演讲比赛,推荐参加厅里演讲比赛的5名选手全部获奖,并获组织奖。积极组织开展广播体操、健身气功、乒羽和瑜珈等活动。组织局系统全体党员赴延安接受红色教育并进行“弘扬延安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专题研讨。在全省农机系统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有40家农机企业加入诚信联盟,做出承诺。积极组织参加第20届杨凌农高会并获得“组织奖”。五是关心老干部生活。积极向省财政争取老干部医疗费,确保医疗费无拖欠。国庆节、重阳节前分别对老干部进行了慰问,并组织他们到临潼进行体检疗养,得到了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六是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了历史遗留的省农机鉴定站和省机电工程学院相关问题,为做好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制定《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人。二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开展机关作风纪律大整顿,通过自学、自我教育、自查、自改、自我提高,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差距、制定措施,落实规定、改进作风的目的。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对局直系统在职人员登记清理了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清理了公职人员违规借贷问题。四是加强党员教育。开展党员干部政治教育,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年初教育计划,基本做到每月一次专题教育活动。五是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完成五个党支部的换届改选工作。六是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标签: 陕西 农机 工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