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半喂入收割机不可能一统天下

   2014-02-20 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市场部党延德7600

       
    前不久在《中国农机化导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水稻收割机市场将由半喂入收割机主导,我认为这是片面的看法,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半喂入收割机只是近些年从日本发展起来的,后由日本传入韩国,再由日、韩传入中国。但我们不能将眼光只局限在日、韩身上,应该从世界联合收割机市场的情况来看待中国联合收割机发展方向问题。从全球联合收割机的发展情况来看,欧洲、美国、前苏联等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均以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为绝对主体,极少发展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没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市场。中国的国情与日、韩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更多地学习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这个角度说,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至少不应该成为中国市场的唯一选择。

有专家称,半喂入收割机的投入产出比比较好,事实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依据当前收割市场的行情,二者的作业单价相差10元左右(半喂入50元/亩,全喂入40元/亩),1年下来二者的收入相差1万元左右。但在投入方面,进口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最少要20万元/台,国内生产的机器也要14万~15万元/台。而一台国产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目前一般的价位为5万~6万元。购买一台全喂入收割机,农机手可在2年内收回成本;而购买一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则至少需要3~5年时间收回成本。这个投入产出怎么计算呢? 

不可否认,半喂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但我们需要破除对纯粹高技术的迷信,技术含量高的机具不见得是效益最高的,也不见得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劳斯莱斯是世界顶级车,技术含量肯定是比较高的,但不能说它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也不能说中国的汽车市场的主流就是这类车,这个道理很简单。事实上,市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至少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端产品应该瞄准的是高端用户,如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等。但不能说,这种高端产品会在中国市场普及,这是不现实的。这几年,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整个市场保有量可能不超过2万台,但全喂入的保有量已达20万台,且每年以4万台左右的速度在增加。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年增加不过3000余台,这就是农民的选择、市场的选择结果。从地区分布来看,发达地区的农民可以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但不发达地区怎么买?如何确保农民在3~5年时间内收回成本?从全国情况来看,水稻主产区大多数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半喂入的高价位是无法接受的。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铱星公司可以说曾经拥有通讯领域里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最后不还是破产了吗。据了解,对于这种高价位的机具,农民一般是通过贷款来购买的,包括经济发达地区。这也说明,在中国市场上,真正买得起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是少数农民。中国的国情很特殊,需要一个均衡的结构,不能反对高性能的机具,但也不能一味强调高性能的机具,需要结合国情,综合布局。

中国农机化的发展需要一些高性能的机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机具都要搞成最高性能的。国家的补贴政策倾向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则真正受惠的只有外资企业。若对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同样实施每台3万元的补贴,则农民只需拿出1万余元,就可以直接购机,受益幅度更大。国内农机企业的技术水准和开发能力在不断提升,从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度来看,鼓励、扶持国内农机企业开发、生产出适合国情的联合收割机应该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从这些角度上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要想在中国市场上一统天下,是不可能的。

 
标签: 半喂入收割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