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新希望刘永好:市场倒逼下的现代农业转型

   2014-12-17 第一财经日报6600
  粮食核心是保障口粮
 
  日报:出于战略考虑,中国一直强调粮食。而且,国外粮食价格低于国内,也就出现了中国在连续增产的同时,还大量进口。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刘永好:我认为,中国应该将粮食进行分类:口粮和非口粮。口粮指大米和小麦。其他的,如玉米、大豆、高粱等都是非口粮。要破局现代农业,就要求制定更为明确的政策。原则是:一,坚决保证口粮供给;二,对口粮增加补贴,增加支持的力度;三,适度减少对非口粮的补贴和收储,适度地、逐步地放开非口粮,腾出资金拿来补贴口粮。
 
  然后,政府对口粮的生产、加工、储运等方面给更多的关注、支持。以确保口粮的。把非口粮适度放开,根据国际的调节有进有出,增加农民的选择。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保障口粮供给。非口粮不是不重要,而是可以适当引入市场调节的机制。
 
       中澳农业合作可以互补
 
  日报:中澳自贸区建立,如何看待这对中国农业市场及农产品企业的影响,对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建议?
 
  刘永好: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中澳两国都有利,中国人多地少,农产品价格高,而澳大利亚人少地特别多。中国有市场,澳大利亚有资源。中国企业到澳大利亚投资有利于充分利用其闲置资源,也有利于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起到互补作用;其次,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质量高,食品程度在全球也是处在较高位次,它们的一些举措值得中国借鉴。
 
  新希望从1996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走出去近20年。现在已经在差不多20个开办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国外投资的回报率也超过国内。
 
  接下来,新希望还会继续在国外进行投资发展,已经形成在发展中投资建厂;在发达买品牌、合作技术;在资源丰富的引进资源的海外发展战略。
 
  海外往往在政治、法律、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国内不同,单个企业走出去成本高、风险大,抱团出海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提率、减少风险,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模式。
 
  日报:你是如何看待跨界投资农业领域的大佬的?
 
  刘永好:十年前,我就曾经说过,当全社会关心农业、支持农业、投资农业的时候,农业发展的春天就来了,农业的现代化就加快了,这是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一部分农民就可以转移到城市,另一部分农民就会成为新的家庭农场主或者其他类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主体。
 
  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并非坏事,反而是好事。但一定要保证农民利益,在提高农民收益上多做文章。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才能促进食品问题的解决,这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标签: 市场 农业 转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