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农机市场发展需要高品质产品支撑

   2016-07-01 王超安3720
核心提示:高品质产品是支撑农机产业转型突破、农机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当前企业转型、产业更替、模式创新、战略突破的平衡业态下,用“金子般”性价比产品支撑农机产品升级、资源优化、能力提升,是中国农机产品向中国农机质量、中国农机制造向中国农机创造的所面对的难题。

高品质产品是支撑农机产业转型突破、农机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当前企业转型、产业更替、模式创新、战略突破的平衡业态下,用“金子般”性价比产品支撑农机产品升级、资源优化、能力提升,是中国农机产品向中国农机质量、中国农机制造向中国农机创造的所面对的难题。

一、市场发展需要理清系统性要素

当前,农机市场布局看似平稳,实则是进入产业位势调整、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关键时候,缺乏核心要素支撑,稍不注意便可能被动卷入竞争“漩涡”。市场竞争张力不断扩继,企业发展压力持续增加。理性看待目前农机产业增速回调、数据波动,就要以创新思维、辩证的视角看待数据演变背后的深层次变化,加强对传统指标进行分析、研判,深化研究和挖掘竞争新业态下的本质和内涵。从市场表现看以看出,联合收获机械、大中型拖拉机等产品分别被不同企业所占据,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现象仍然存在。高端产品基本由跨国公司所主导,中低端产品几乎被国内企业所垄断,基本是当前农机市场的一种形态。其内在原因是资源冲突和浪费,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失,成为制约发展的“天花板”。?国内农机企业如不能尽快突破,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的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新境界;不改变靠低价格竞争的策略,以价值竞争取代价格竞争,尽快提升制造能力,用高品质产品创新发展路径,不排除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低端、低效、低品质产品,定位偏失的中端产品,将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局面。

二、市场发展需要把握阶段性特点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机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发展,正处在处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机遇期。综合判断,前五年是产品升级、产业转型、行业整合的关键期,后五年是渠道优化、竞争升级、客户维护的整合期。农机市场发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区域性特点、个性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户需求由刚性需求向阶段性柔性转变。在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撑下,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收获机械、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等产品市场销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位调整、平稳发展期。除一些先进、稀缺的农机产品外,用户由多年的刚性需求逐步向阶段性柔性转变,用户的大众化需求向个性化需求转变,倒逼企业战略转型资源调整。二是市场由低端产品主导向中高端产品主导转变。传统的普惠式发展已经不复存在,市场发展由增量拉动向优量带动。同步器和动力换档拖拉机、纵轴流收获机械、高速乘坐自走式插秧机等产品份额不断增加,将继续引领未来发展。三是补贴导向由政府主导和用户选择并重。政策由重点支持向局部加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政府主要职责演变为政策引导,终端需求得到满足,用户有了更多的购机自主权。四是企业由跟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农机制造业结构升级,开始稳步构建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东风农机、勇猛机械、中国收获等均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差异化技术体系和产品平台。五是产品由传统的质量导向向农机农艺结合转变。农机企业普遍关注区域农艺发展趋势,在农机产品研发阶段融合区域农艺,提升产品适应性,发挥产品性价比。六是营销由线下向线上同步发展。电商平台的出现,使我国农机营销面临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风口”和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销售和服务不断改写竞争丛林法则。不主动注定要被动。农机企业开始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平台,结合企业优势资源,布局新型商业模式,提升竞争能力,谋迎先发优势。

三、市场发展需要借鉴个性化经验

我国农机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高端产品比例不到20%。尽快形成突破,具有较大的困难。从发展趋势上看,产业转型不能老在低层次、低投入循环,造成资源的重叠、冲突。产业转型如逆水行舟,不能完全将希望寄托于外力的支持,但要有明确驱动力量和发展意愿,形成内生机制的持续推动。

一些国内外农机企业成功的路径和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从发展规律性可以看出,企业无论选择做大做强或做精做专,都需要形成自身竞争路线图和发展坐标,用差异化、个性化资源优势努力构筑自身独占稀缺性竞争能力。东北区域有一家农机具制造企业,一年销售5000台左右的大中型农机具,产品三包期故障率控制在千分之一左右,企业技术、质量、销售、服务等职能企业内只有一人负责。更为惊奇的是这家企业在具备制造资质的情况下嫌麻烦没有申报补贴目录,因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尽管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20%,仍在区域市场供不应求。受制造能力影响,产品一直限量销售。实行经销商年初一次性订货,因企业产品生产满负荷,后续一般不再接受追加订单。经研究,这家企业成功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农机农艺高度融合,让农民赚钱。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能够从农具使用油耗、产品结构、经营能力等方面替用户算细账,让用户深度参与“设计”,产品不符合农艺不制造不销售,坚持制造、销售经营价值的产品。二是产品品质领先,给企业减负。通过专利性技术、高性能部件等手段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用零缺陷的产品推动高品质的产品发展。据统计,产品性价比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左右,用企业前期投入有效降低后续资源消耗,致力于打造出区域的农机具产品。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为发展添力。用品质推动企业创新,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制造”整体形象,产品盈利能力远高于竞争对手,不断拥有并扩大自身忠诚的客户。依靠新老客户的支持,形成独居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年年增长、年年盈利的目标,创造出了国内区域农机具企业的发展奇迹。

四、市场发展需要创新战略性布局

我国农机市场正处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稳增长面临较大的短期压力,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用高品质产品抓住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升新的销量,实现可控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主动作为,形成合力。一要在“盘活存量”上挖掘潜力。针对企业竞争地图,确定竞争路线和竞争方式,动态监控市场,做到知己知彼,以利提前谋划,统筹订单、交付和销售等的重点环节,放大资源和能力效应,力争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实施精准策略,抓住重点区域市场和重点客户,在全局或局部构筑竞争优势。二要在“做大增量”上下足功夫。一方面认真研究惠农政策、区域种植等重点扶持机型和大力支持的产业化组织,密切跟踪、提前布局;另一方面要创新金融支持、服务支持、客户管理等,将企业相关优势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抓住新的市场增长点。三要在营销业态上释放活力。抢占营销新模式的制高点,充分研究、利用互联网、终端移动等新资源,开创新的平台。加强“行销动商”布局,确保营销模式转变后企业的宣传能力、反应能力和终端影响能力不断提升。提高经销商销服技能和推介技巧,适应新形势下面对面的激烈市场争夺。四要在智能发展上谋优势。促进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企业的集成运用,提升农机产品制造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营造珍惜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突破常规用英才,启用更多支撑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的人才。五要在高端产品上寻求突破。大力发展动力换档和无级变速拖拉机产品、纵轴流收获机械产品、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半喂入水稻收获机械、大型复合型农机具等先进产品,构筑企业竞争产品、发展产品和希望产品组合,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格局。六要在“价值链提升”上明确方向。围绕价值链推进产业链,围绕着产业链布置创新链,围绕着创新链安排资金链。从全价值链环节推进研发、订单、制造、物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和优化,最终提高农机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持续满足客户农业装备解决方案系列需求。

发展亟待聚力,创新无有止境。面对新的发展业态,高品质产品成为支撑农机市场发展的新动力。高品质产品发展乏力的局面需要尽快改写和突破。成功之后,农机产业、农机市场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付出就会有希望,相信中国农机质量、中国农机创造已经指日可待。


 
标签: 农机市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