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机1688网!  |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咨询热线

18701651688

土地流转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2016-12-02 正北方网4750
核心提示:土地流转,近年来在奈曼悄然兴起。这一新兴的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博得众多群众的好评,也的确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那么,在奈曼旗,土地流转的方式各有不同。
  土地流转,近年来在奈曼悄然兴起。这一新兴的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博得众多群众的好评,也的确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那么,在奈曼旗,土地流转的方式各有不同。
 
QQ截图20161202131552
 
  近年来,奈曼旗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逐步规范土地流转,稳固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截至目前,全旗流转土地21.69万亩,其中转包7.26万亩、转让0.09万亩、互换12.29万亩、出租1.65万亩、入股0.4万亩。
 
  农合组织带动型。东明润达无籽西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吸收社员50名从事西瓜种植;八仙筒镇凯宏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组织15户社员种植蔬菜……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为主导,统一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目前,全旗已建立各类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会(社)员达350人,带动农户900户。此模式能有效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产品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带动型。内蒙古亿科新中农沙地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流转白音他拉镇希勃图村沙地5000亩,种植沙漠水稻,收获粮食1400多吨,纯收入达500万元。这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种植沙地水稻的投入、技术和销售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公司有计划地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了保障,降低了成本,还安置了20户6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家庭农场带动型。马树彬是六号农场职工,他的家庭农场是2013年登记注册的、以玉米、小麦、药材等综合种植为主的现代家庭农场,共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40亩。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集中连片进行统一种植、统一防虫、统一施用化肥和统一灌溉。目前,全旗至少有40户农民已成为农场主,从土地中取得了更好的收益。
 
  能人带动型。刘国安是沙日浩来镇人,他以每亩500-1000元不等的价格把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到合作社进行集中经营。目前,该合作社经营的种苗繁育基地规模已达到938亩,种植草药30余个品种,平均亩效益达3000元,2017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5000亩,形成“流转土地-提益-扩大规模”的良性循环。合作社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时,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使其在流转土地+股金分红的基础上,再获得劳动报酬,还可在实践中学到种植和管理技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了“流转土地+股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多元增收机制。
 
  股份合作带动型。大沁他拉镇红星村地处城关村,交通便捷,村民通过土地合作入股和流转的方式参与集约化经营。今年,全村入股流转土地6000亩,其中4200亩为土地入股,1800亩为土地流转。所入股流转的土地,3000亩小麦复种芥菜,3000亩种植玉米。芥菜已与龙头企业旺牛食品公司签订了回收协议,以每市斤0.35元出售给旺牛食品公司,可实现全村人均增收3193.75元。土地入股合作经营和土地流转,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促进了土地经营集约化和机械化,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土地增值和农民多途径增收。
 
  纵使流转方式千万种,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让更多的乡亲们能通过这种方式,让瘠薄的土地创造出的价值,或是能让乡亲们能流转出土地后,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多一种创收渠道,这也不失为助力于脱贫攻坚的一方良剂。
 
标签: 土地流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机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农机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