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虎在致辞中表示,农牧业机械化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农牧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要求呼和浩特分院要以论坛为契机,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做好技术创新,加快适用于天然草场补播、人工种植草场播种的免耕播种机的研发、试验以及产业化速度;要“守初心、担使命”,把握大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勇攀高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创新产品、提升质量,为我国农牧业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德成,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和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等分别作了“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与实践”“现代草业生产瓶颈——牧草机械”“饲草生产机械化新工艺新技术”“我国农机工业发展新趋势”“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畜牧业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等专题报告,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桌有关农业机械的知识大餐。
60年前,在毛泽东同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论断和“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的方向指引下,1960年,原农业机械工业部决定在内蒙古组建畜牧机械科研院所,呼和浩特分院前身即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即于当年成立。据呼和浩特分院董事长王振华介绍,60年来,呼和浩特分院从成立之初的三十多人发展到如今530多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学科门类齐全、研究设计生产经验丰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队伍(获特殊津贴专家4人),承担完成了1200多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建有国内的牧草与秸秆收获机械制造基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实现了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化研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成果辐射中心。
呼和浩特分院旗下内蒙古华德牧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饲草料收获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据分院副院长、中机华德总经理张俊国介绍,产品包括割草机、搂草机、方捆机、圆捆机、切割压扁机、灌木平茬收割机、气流式免耕播种机、风光互补供电设备等数十种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以北京为销售中心遍及的销售网络,“华德”牌打捆机已连续11年保持销量领先。